近年来,在安全检查、环境保护、数据分析等领域,“痕迹管理”逐渐得以应用,并显现出重要作用。保留下来的图片、文字、音频等资料,既能还原工作落实的具体情况,还可以检验决策程序的正当性、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和实施结果的有效性。出现问题时,痕迹还能作为调查取证的重要参考。不过,任何事情都有其限度和边界,否则就会偏离方向、走向极端,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痕迹管理”就会变成形式化的“痕迹主义”。
当前,“痕迹主义”在一些地方已经显现并有蔓延màn yán之势。比如,在扶贫工作中,有些地方要求扶贫干部每到贫困户家中都要与当事户主合影,并发送到扶贫工作微信群或QQ群,一些村民对此特别反感;有的要求扶贫干部每天都要登录扶贫APP或相关网站,做到事事要登记、件件要台账,导致一些基层干部排队等电脑;有的地方还举办“脱贫攻坚资料大比武”现场比赛,通过一排排、一摞摞luò的材料来比拼扶贫成绩。显然,这些“填表式”帮扶、“留影式”入户都是痕迹管理异化[yì huà]后的“痕迹主义”,其结果只能是削足适履[xuē zú shì lǚ]、本末倒置。试想,检验扶贫攻坚工作成效,不是看贫困户是否增收、是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而是武断地看扶贫工作是否留痕、留了多少痕,既偏离了其本来方向,也苦了基层干部、贻误了贫困户。
其实,像这种“痕迹主义”的做法在社区治理、教育问题整治等领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层层加码的考核压力让基层干部不得不被动应付。有的地方甚至单纯以痕迹论“英雄”、靠台账评优劣,客观上变相鼓励留痕。对问责的误解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痕迹主义”的滋生和蔓延,有些人为了避免在上级检查时被问责,便选择在“留痕”上大作文章。但归根结底,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唯上不唯实的政绩观、权力观和作风,导致“痕迹主义”产生和蔓延。
因此,根治“痕迹主义”,还痕迹管理本来面目,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但关键在于通过优化考核机制、改进考核方法来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比如,可以探索实施综合考核和鼓励激励机制,从优化检查方式、开发运用大数据技术等方面入手,全面客观地衡量基层干部政绩和效能,用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挥棒”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引导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用在为民办实事上,而不是停留在留痕、造痕上。 ( 如果你看后喜欢,请还可登录喜马拉雅搜索“公考与遴选热点押题之逆袭解析”找我的主页,欢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