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金钱多寡、排场大小考量彼此感情,那些纯真的友谊,才有可能成为毕业生心中最珍贵的感动。而这,需要更多毕业生和学校、家庭各方的理性思考和实际行动。 “大学最后一次了,放纵一下也无妨。”随着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临近,即将离校的大学生们,在写论文、找工作之余,也开始张罗着用毕业旅游、毕业写真、散伙饭等方式来纪念即将逝去的青春时光。旅游必须去国外,拍写真要请摄影师跟拍,还有数不清的聚会。记者调查发现,今年的毕业季,一些毕业生过度消费的势头又有所增长,毕业季也成了“烧钱季”。 对于毕业季变成“烧钱季”现象,有网友说:大学毕业就那么一次,花点钱算什么,不留遗憾就行。也有毕业生认为,分别之际只有花大钱进入高档饭店大摆宴席,才能显示出自己对师生情、同窗情的重视。这些话看似有道理,但却忽视了适度消费的基本前提。毕业生的花销多靠父母,不考虑自身经济承受能力,花大量金钱、大把时间在吃喝玩乐上,表面看似乎是过了一把致青春的瘾,实则并不利于理性消费观的形成,同学之间也很难说会因此而缩短内心的距离。 从一些家庭来看,如今多数父母都不差钱,孩子毕业了,父母出于对子女的关心和疼爱,认为孩子十年寒窗太辛苦了,应该给孩子们好好玩玩,享受一下了,于是父母们尽量满足毕业季孩子们的消费需求,要钱给钱,要买什么就买什么,一味满足孩子们的用钱所需,于是毕业季的大学生们花钱无节制,消费无理性,甚至出现互相攀比,相互摆阔,炫耀消费的尴尬。有的毕业生,一个毕业季少则花了几千元,多的花了几万元。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为此还和父母“舍不得花钱”闹别扭。 学生们理性不足所导致的过度消费,主要体现在冲动消费、盲目攀比和跟风,非得搞大规模而形式花哨的种种毕业活动,使烧钱的程度超出自己可承受的范围。毕业季变成“烧钱季”这种过度消费的现象,是社会奢华风气延伸至象牙塔的一种表现。凡事讲豪华,搞活动贪图高大上,必然会推动毕业季的消费水涨船高。而大学生始终是消费父母收入的年轻群体,自身并没有多少经济能力,过度的毕业消费,也会对毕业生的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 因此,毕业季要倡导理性消费,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纪念毕业无可厚非,毕业开销更需花在“点”上。学校可以通过课程、讲座等方式渗透、引导学生们建立理性的消费观,尤其是在特殊时期,要提前合理制定自己的消费计划。要让毕业生们明白,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并不是非要用奢华的形式来表达。社会和家庭也应多引导学生用高雅、有情调的方式表达分离之情,使学生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 毕业季有许多符合情理的消费方式,不必都成为让人难以承受的“烧钱季”。无论是一起做公益,还是结伴在城市骑行、毕业留念,完全可以用既经济实惠、又有意义的方式来实现。不以金钱多寡、排场大小考量彼此感情,那些纯真的友谊,才有可能成为毕业生心中最珍贵的感动。而这,需要更多毕业生和学校、家庭各方的理性思考和实际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