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公考加油论坛;遴选;遴选论坛;小军师遴选;小军师面试绝杀;小军师面试;面试万能绝杀模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0最新热点 | 一天开三四次会、一周五天都在开会,竟有机关干部表示慢慢感觉“...

[复制链接]

953

主题

1013

帖子

4950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9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16:4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开会”是一个最好拿捏的软柿子,讲讲话、念念稿、鼓鼓掌,会后报道报道、宣传宣传,声音动静有了、态度精神也有了,然后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式获得莫名的“成就感”。
7月13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表了一篇评论指出,有机关工作人员说“喜欢开会”,让人顿感错愕。
“喜欢开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一起来看原文。
日前,有在机关工作的好友谈自己开会体会,说由于经常性一天开三四次会,甚至有时一周五天都在开会,慢慢感觉自己“喜欢开会”。不得不说,如此高频率、高强度的会议,很难不让联想到形式主义水分和务虚主义成分。尤其一句“喜欢开会”,更是令笔者顿感错愕。
为什么会“喜欢开会”?原因不外乎,开会不用花脑筋、想问题,更不用做工作、费力气,“屁股一坐,闭目养神;屁股一抬,一天过去”。不光坐在空调房里不用吹风晒日头,甚至有的还有“一顿免费的午饭”。站在参会者角度想,轻松简单、自在清净,比起在单位受规矩、又干活,简直就是“美差一件”。时间一久,开得会多,自然就患上“开会依赖症”,不仅“喜欢开会”,反而会“恐惧上班”。
从侧面来看,又有多少会是值得开、必须开、不得不开的。“会”来“会”去、开了又开,恐怕说来说去,还是会找到形式主义头上。因为相对到前线抓落实、撸袖干,“开会”是一个最好拿捏的软柿子,讲讲话、念念稿、鼓鼓掌,会后报道报道、宣传宣传,声音动静有了、态度精神也有了,然后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式获得莫名的“成就感”。
足见,“喜欢开会”的体验是少数上级部门懒政怠政、假作为理念滋生,蚕噬了党员干部担当尽责、实干锐意的精神意志。此种现象定然要高度重视、不得不防,长此久往必定形成恶性循环,玷污地方党风政风,败坏党员干部形象,损害基层群众利益。
有时候形式主义不可怕,怕的是身陷“形式主义”而不觉。张天翼在《华威先生》一书描写一民国官员,整天忙忙碌碌于开会、剪彩、出席活动等,没干任何实事却总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实、很勤奋。所以说,“喜欢开会”本身落入形式主义窠臼,从某种意义上无疑是喜欢上形式主义的虚头巴脑、不用吃苦和轻轻松松。
试想,假使一场会是为实干而来,必然要有头脑风暴、思想碰撞,提出点子、拿出办法,同时全场绷紧神经、专心致志,参会者秉神消化、走心吸收。如此一来,参会者岂能闲得住、坐得安,组织方怎可慢悠悠念念稿、清爽爽走过场?
“喜欢开会”说到底是一种懒惰、一种畏难、一种安逸,这样的体验要不得、不能有。上级部门要以此为戒,切实改进会风、完善会议制度、作出科学安排,“能删则删,能减则减”,确保每一场会有干货、有实效。切莫因过多过滥的务虚会,给党员干部造成“温水煮蛙”效应,让其进入形式主义泥潭还沉迷于此。
此外,党员干部应自觉摆脱散漫懈怠意识侵袭,“带着耳朵”、人到心到开会,秉持对工作负责、对单位负责态度,既能学好会场精神、搞懂工作宗旨,又能在传动落实中提出意见和见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微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公考加油论坛 ( 鲁ICP备2022011153号-1  

GMT+8, 2024-6-28 02:38 , Processed in 0.28672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