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身份绝不是想刷就刷的信用卡
郑中 最近,中纪委机关报批评了一种现象:据《湖北日报》报道,该省某市一个镇政府的王某某等8名党员干部为了出入境方便,隐瞒真实情况,将政治面貌填为“非党员”,工作单位填的是“个体户”或“无业”,并将旅游费用在镇财政报销。 这种事情乍一看让人觉得哭笑不得,这些干部真是“脑子灵光”,党员身份成了备选项,觉得有所不便,就深藏不露,做起了“地下党员”;一旦涉及到财务报销,党员身份又成了“信用卡”,想刷就刷。从表面上看,这是个人利己主义在作祟,一切行为都以方便自己为出发点。从本质上讲,就像中纪委说的那样,是严重的身份认同问题,严重的入党动机问题。凡是涉及到奉献,就默默躲开,只要涉及好处,就争先恐后,把党员身份当成了谋利工具,忘却了党员身份中更为重要的责任与担当。 共产党员,这是多么沉甸甸的四个字。这个身份中,凝结了革命先烈救国存亡的慷慨激昂,传承了仁人志士共产主义的不屈理想,反映了当代公仆建设小康的不懈努力。虽然充满“长征”般的艰难险阻,但也有到达“光辉顶点”之后无上的荣耀。然而,对于某些丧失了理想信念的党员干部而言,共产党员只是一个躯壳,一个毫无意义的称谓,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全然忘却了入党宣誓中那“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的承诺。 至于这些干部,为何对党员身份“难以启齿”,细细分析,是自信心出了问题。不论是求职问路,还是出境办签证,这些干部都选择隐匿自己的身份。他们潜意识中,就认为共产党员在社会上、在国际上是“另类”,认为共产党员所代表的信仰不被大众接受。这是一种怎样可笑又可悲的心理,一边在政策宣讲时理直气壮,一边在生活中战战兢兢。退一步讲,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行为,在社会和国际上鲜有听说谁因为是共产党员而被刁难。作为共产党员的习近平总书记,不就把中国的声音与魅力,传递至大洋五洲、世界各地吗?虽然国际间意识形态有所不同,但有听说过别国让乐观自信、开放合作的中国吃过“闭门羹”吗?相反,因为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壮大,作为领导中国前进的中国共产党,逐步赢得了世界的称赞与肯定。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共产党员之所以能乘风破浪、披荆斩棘,靠的就是这“三个自信”,作为共产党员都不自信的话,又怎么能去要求别人跟着党走呢? 这种干部绝不是少数,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心中无党”是他们最大的特征:交党费,嫌多;过组织生活,嫌烦;讲规矩纪律,嫌严。言及党已经明确的政治原则,口无遮拦;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习惯跑偏;明明已经违反党章党纪党规,却不以为然。这些人,真就把党组织当成了俱乐部甚至大卖场,党员身份如同信用卡一般想刷就刷,不方便就不刷。如果他们继续把党员身份当信用卡“刷”下去,那么最终会严重损害我党的信用。 因此,各级党组织应该展开认真清理,对自己党员身份“羞于认同”的,那就不好意思,坚决清理出党,不管是多大的职务,坚决予以撤换。另外,还需要进一步在党内开展责任意识教育,规范党员管理,敦促党员做好“两学一做”教育,让他们对自己的党员身份坚决履职尽责,增强党员身份的自信感、自豪感,杜绝跟党组织玩“躲猫猫”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