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公考加油论坛;遴选;遴选论坛;小军师遴选;小军师面试绝杀;小军师面试;面试万能绝杀模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党报大笔杆卢新宁最新致辞,给我们很多启发

[复制链接]

347

主题

353

帖子

147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4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16:59: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民网9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董事会选举卢新宁担任董事长。
卢新宁1966年12月生于江苏淮安,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1991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毕业后进入媒体工作,历任人民日报社教科文部编辑、教科文部文化组副组长、教科文部文化组组长、评论部副主任、评论部主任等职。
9月20日,由人民日报社、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发起主办的“大国攻坚 决胜2020”精准扶贫论坛暨第六届中国慈展会国际公益峰会在深圳举行。
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谢经荣,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如桂先后致辞,广东省副省长黄宁生出席论坛,深圳市副市长黄敏主持开幕式。中央部委、深圳市相关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各地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代表等出席论坛。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在致辞中指出,举办本次论坛,旨在共同商讨发挥社会力量,推进精准扶贫事业创新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卢新宁副总编可是说出“我唯一害怕的,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这种金句的大才女,但在正式的仪式性场合,也同样要用精工细作的标题来统领致辞,连用三套单字重复的标题,还在标题中用了比喻。这篇致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今天小编分享供大家学习参考。



致辞全文
今天,我们相聚鹏城深圳,举办“大国攻坚 决胜2020”精准扶贫论坛和国际公益峰会,共同商讨发挥社会力量,推进精准扶贫事业创新发展的思路与举措。借此机会,我代表人民日报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对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参与精准扶贫事业。在宣传报道中,充分发挥党中央机关报独特优势,多角度、多形式、全媒体发力,深入宣传中央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广泛报道国家扶贫攻坚的各项举措,全面反映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探索、新进展、新成效,讲扶贫故事、谈扶贫体会、提扶贫建议,这些报道受到中央领导充分肯定,也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同。2015年开始,人民日报社还按照统一部署,承担定点帮扶河北省滦平县、河南省虞城县的任务,几年来我们举全社之力,努力帮助两个县实现精准脱贫目标。
新闻媒体是脱贫攻坚战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为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宣传,今年4月,人民日报社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启动“大国攻坚 决胜2020”精准扶贫案例征集,收到全国各地提供的海量案例,我们根据记者采访核实和专家研究分析的意见,对部分有创新、有成效、可复制的精准扶贫案例,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等新媒体渠道进行展示推广,发挥媒体融合优势,让精准扶贫的理念和信息更广泛地触达读者,更深层地触动用户,动员鼓励更多人投入到精准扶贫事业中来。在此次论坛上,这些案例也将进一步展示并与大家分享。
借此机会,我代表人民日报社,对发挥新闻媒体作用,进一步促进精准扶贫提三点建议:
第一,用宣传贯彻中央精神的“深度”校准好脱贫攻坚的“精度”。
今后3年实现脱贫3000多万人,这个目标压力不小,难度不小,而且越往后遇到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做好应对和战胜各种困难挑战的准备,关键的一条就是深入把握党中央精神,在这方面主流媒体理应发挥主力军作用。人民日报将一如既往地发挥评论、理论和深度报道优势,及时、全面、准确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和工作要求,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用精准的视角审视脱贫攻坚、用精准的思维谋划脱贫攻坚、用精准的措施推进脱贫攻坚。
第二,用反映扶贫一线所愿所盼的“人心”凝聚起真抓实干的“决心”。
总书记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在推进这项事业的过程中,既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又需要解决思想问题,主流媒体理应多做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在此次论坛上,人民日报将正式启动精准扶贫大型专题采访报道,聚焦各地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报道各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典型案例,挖掘更多可复制可借鉴可应用的成功经验,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精准扶贫提供信息服务、智力支撑、舆论支持。
第三,将八方支援的“合力”转化为万众一心的“动力”。
精准扶贫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格局,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互动和行业扶贫、专项扶贫、社会扶贫联动。在这个方面,主流媒体有着汇集信息、聚拢资源、联系各方、促进交流的独特优势,特别是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新技术、新应用,当好“信息库”“连心桥”“资源池”。在此次论坛上,人民日报客户端将正式启动精准扶贫频道,人民日报建设运营的“扶贫在线”客户端也将推出全新版本,我们将发挥主流新媒体的平台作用,为精准扶贫事业注入新的动力。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衷心希望大家在论坛上畅所欲言,讲实话,出实招,为精准扶贫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感谢各方对本次论坛的关心和支持,预祝本次论坛和第六届中国慈展会取得圆满成功!
推荐阅读:



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
——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致辞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那个时候你们的朗朗部长还是众女生仰慕的帅师兄,你们的渭毅老师正与我的同屋女孩爱得地老天荒。而他们的孩子都该考大学了。
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分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但我先生力劝我来,我的朋友也劝我来,他们都是84级的中文系学长。今天,他们有的仍然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发了财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离了婚、生活并不如意,但在网上交流时,听说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来,代表他们,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弟弟妹妹说点什么。
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甚至读过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燕园的阳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20多年的时光。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那个时候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
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20多年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存放我们青春记忆的“三角地”早已荡然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图”正在创造新的历史。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



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庇荫,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也许有同学会笑话,大师姐写报社论写多了吧,这么高的调子。可如果我告诉各位,这是我的那些中文系同学,那些不管今天处于怎样的职位,遭遇过怎样的人生的同学共同的想法,你们是否会稍微有些重视?是否会多想一下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他们依然如此?
我知道,与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世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拥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
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利己主义”,世故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而北大会不会像那个日本年轻人所说的,“有的是人才,却并不培养精英”?
我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从大学开始,就自称是“北大的跟屁虫”。对北大人甚是敬重。谈到“大清王朝北大荒”江湖传言,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陈平原先生的一席话。他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今天的中国,同样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也正因此,中文系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从母校的教诲出发,20多年社会生活给的我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
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我很喜欢这个书名,它以朴素的设问提出了人生的大问题。这个世界会好吗?事在人为,未来中国的分量和质量,就在各位的手上。
最后,我想将一位学者的话送给亲爱的学弟学妹——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谢谢大家!



喜马拉雅公众号.jpg (86.95 KB, 下载次数: 287)

喜马拉雅公众号.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微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公考加油论坛 ( 鲁ICP备2022011153号-1  

GMT+8, 2024-12-23 15:10 , Processed in 0.25484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