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公考加油论坛;遴选;遴选论坛;小军师遴选;小军师面试绝杀;小军师面试;面试万能绝杀模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5篇乡村振兴战略写作文章,请收藏!

[复制链接]

2574

主题

2772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00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8 17:22: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1
加强党对乡村振兴的集中统一领导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 吴宏耀
    党的十九大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发展的必然、人民的期盼,是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本体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特别是农业农村发展滞后问题的必然要求。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结构性问题,农业农村发展滞后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的表现。从收入和消费看,尽管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但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仍分别是农村居民的2.71倍和2.23倍,城乡居民家用汽车、空调、计算机等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差距仍然很大。从基础设施看,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2016年全国农村还有46.2%的家庭使用普通旱厕,甚至还有2%的家庭没有厕所;26.1%的村生活垃圾、82.6%的村生活污水未得到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38.1%的村村内主要道路没有路灯。从基本公共服务看,2016年67.7%的村没有幼儿园、托儿所,18.1%的村没有卫生室,45.1%的村没有执业医师。从社会保障看,目前农村低保、新农合、新农保的保障标准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的保障水平。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2016年全国以城镇职工为主体的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为2362元,而以农民为主体的城乡居民月人均基础养老金仅105元,前者为后者的22倍多。这仅仅是数量上的差距,如果看质量,城乡差距更大。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立足国情农情,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别是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城镇居民来看,对农产品量的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但对农产品质的需求尚未得到很好满足;不仅要求农村提供充足、安全的农产品,而且要求农村提供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恬静的田园风光等生态产品,以及农耕文化、农事体验、乡愁寄托等精神产品。从农村居民来看,不仅要求农业生产得到发展,而且要求农村经济全面繁荣;不仅要求在农村有稳定的就业和收入,而且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公共服务、可靠的社会保障、丰富的文化活动,过上现代化的、有尊严的生活;不仅要求物质生活上的富足,而且要求生活在好山、好水、好风光之中;不仅要求在经济上保障其物质利益,而且要求在政治上尊重其民主权利。为此,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是注重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一要尊重农民对“振兴什么”的需求选择。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办的事情很多,应该分清轻重缓急。农民对当地存在的突出问题感知最直接,对当前应该优先干什么最有发言权。在制定乡村振兴规划、确定重大振兴工程时,要让农民充分参与进来,听取农民的意见,找准农民的需求。只有乡村振兴要干的事正是农民迫切需要的,农民才有响应的积极性、主动性。二要激发农民对“怎么振兴”的首创精神。40年农村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先在局部取得突破,再向面上推开。在乡村振兴中,同样要充分激发农民的创造性,鼓励农民大胆试、大胆闯。要加强对各地乡村振兴经验的总结,及时把好的做法在全国推开。三要发挥农民在解决“钱从何来”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加大国家财政支持,促进金融资金投入,鼓励工商资本进入。但更重要的是,要用合理的经济回报调动农民增加产业发展投入的积极性,用有效的财政奖补机制和村民自治机制调动农民对直接受益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的积极性,引导农民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农村面貌。
0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本上要靠深化农村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刘守英
   党的十九大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发展的必然、人民的期盼,是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本体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特别是农业农村发展滞后问题的必然要求。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结构性问题,农业农村发展滞后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的表现。从收入和消费看,尽管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但201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仍分别是农村居民的2.71倍和2.23倍,城乡居民家用汽车、空调、计算机等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差距仍然很大。从基础设施看,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2016年全国农村还有46.2%的家庭使用普通旱厕,甚至还有2%的家庭没有厕所;26.1%的村生活垃圾、82.6%的村生活污水未得到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38.1%的村村内主要道路没有路灯。从基本公共服务看,2016年67.7%的村没有幼儿园、托儿所,18.1%的村没有卫生室,45.1%的村没有执业医师。从社会保障看,目前农村低保、新农合、新农保的保障标准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的保障水平。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2016年全国以城镇职工为主体的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为2362元,而以农民为主体的城乡居民月人均基础养老金仅105元,前者为后者的22倍多。这仅仅是数量上的差距,如果看质量,城乡差距更大。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立足国情农情,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别是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城镇居民来看,对农产品量的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但对农产品质的需求尚未得到很好满足;不仅要求农村提供充足、安全的农产品,而且要求农村提供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恬静的田园风光等生态产品,以及农耕文化、农事体验、乡愁寄托等精神产品。从农村居民来看,不仅要求农业生产得到发展,而且要求农村经济全面繁荣;不仅要求在农村有稳定的就业和收入,而且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公共服务、可靠的社会保障、丰富的文化活动,过上现代化的、有尊严的生活;不仅要求物质生活上的富足,而且要求生活在好山、好水、好风光之中;不仅要求在经济上保障其物质利益,而且要求在政治上尊重其民主权利。为此,必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重要的是注重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一要尊重农民对“振兴什么”的需求选择。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办的事情很多,应该分清轻重缓急。农民对当地存在的突出问题感知最直接,对当前应该优先干什么最有发言权。在制定乡村振兴规划、确定重大振兴工程时,要让农民充分参与进来,听取农民的意见,找准农民的需求。只有乡村振兴要干的事正是农民迫切需要的,农民才有响应的积极性、主动性。二要激发农民对“怎么振兴”的首创精神。40年农村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先在局部取得突破,再向面上推开。在乡村振兴中,同样要充分激发农民的创造性,鼓励农民大胆试、大胆闯。要加强对各地乡村振兴经验的总结,及时把好的做法在全国推开。三要发挥农民在解决“钱从何来”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要求,加大国家财政支持,促进金融资金投入,鼓励工商资本进入。但更重要的是,要用合理的经济回报调动农民增加产业发展投入的积极性,用有效的财政奖补机制和村民自治机制调动农民对直接受益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的积极性,引导农民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农村面貌。
03
精心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魏后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这“五个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抓手。它们既各自成篇,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要精心下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就必须把握好正确方向,搞好顶层设计,做到长短结合、因村制宜、精准施策,全面推进“五个振兴”。
    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兴,则经济兴、农村兴。如果农村缺乏产业支撑,或者面临产业凋敝,乡村振兴就将成为空中楼阁。乡村产业振兴,就是要形成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要坚守耕地红线,严格划定和永久保护基本农田,建立完善农业生态补偿制度,始终绷紧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要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战略,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绿色农业,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的多维功能,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以及农业与工业、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旅游观光、电商的深度融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扎实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人是最关键、最活跃、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如果没有人才的支撑,乡村振兴只能是一句空话。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就是要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人才数量、结构和质量能够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要创造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要有一个好的制度安排,把现有农村各类人才稳定好、利用好,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城市企业家、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到乡村创新创业,大力支持“城归”群体和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整合社会力量开展农村人才培养,切实做好农村干部、农民企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的培训工作。
    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如果文化衰败,不文明乱象滋生,乡村就难以获得持续繁荣。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但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村风民俗和乡村道德建设,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促进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同时,要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用心留住文化记忆,将乡村文化融入到乡村规划、景观设计和村庄建设之中,充分体现村庄特色和乡土风情。
    扎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乡村生态振兴,就是要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打造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建设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让农村更像农村。为此,必须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功能完备、服务配套、美丽宜居的新乡村。要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尤其要加大农村面源污染、垃圾污水治理力度,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着力打造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实施化肥、农药使用减量行动计划,采取总量控制与强度控制相结合的办法,推动化肥、农药等使用总量和强度实现持续快速下降。
    扎实推进乡村组织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条件。乡村组织振兴,就是要培养造就一批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和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建立更加有效、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新机制。要着力加强党在基层的领导力量,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更加完善有效、多元共治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强化信息公开和村民参与,全面推进基层民主治理和依法治理,促进治理方式和手段多元化,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治理模式。要将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走乡村善治之路,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0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本上要靠深化农村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刘守英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40年来,农村改革的路径不断深化,农村各领域的改革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时代,面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破解“三农”问题面临的瓶颈制约,根本要靠深化改革。我们要把改革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
    一是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和乡村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能否处理好城乡关系,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阶段转换、消费需求升级、乡村经济活动变化,我国的城镇化已经从单向城镇化转向城乡互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深刻认识城乡关系、变化趋势和城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深化农村改革,不能就农村论农村,要努力破除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障碍,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使乡村振兴与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相结合,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城镇和乡村相得益彰。一方面,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稳定融入城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城市落户门槛,加快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居住权,推动城市保障性住房向农业转移人员及其家庭开放;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公办学校向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开放,放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限制,让农业转移人口平等共享教育权利。另一方面,要促进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培育造就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提升乡村人才质量;鼓励工商资本下乡,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保护好工商资本下乡的积极性。
   二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共同富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乡村振兴的制度基础。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历史转型期,农民对农地的经济依赖性下降,消费需求变化促进农业从数量农业向质量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已经向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农业的内涵、功能、要素组合、业态等呈现新变化。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这是决定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一是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党的十九大提出,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让农民吃下了长效“定心丸”。要理顺三权关系,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明确从农户承包经营权分割出的经营权的合法权利地位,在自愿、依法、有偿原则下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二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的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所有权。三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农民受益,壮大集体经济。
   三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五位一体”的振兴,是全面的振兴,要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一是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以提升农业治理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强化绿色生态导向,深化农产品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落实和完善对农民直接补贴制度,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二是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农村法治服务,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为乡村振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三是建立农村生态文明发展机制。完善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机制,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建设美丽乡村,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0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有历史耐心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 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我们要凝聚全党全国全社会强大合力,以足够的历史耐心,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朝着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不断迈进。
    一是坚持稳中求进,确保农村改革发展健康推进。“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三农”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在方向上不能出现偏差,不能犯颠覆性的错误。处理好城乡关系及农村内部的生产关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着眼点。农村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面临险滩暗礁,要树立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防患于未然。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仍然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农村改革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一时拿不准看不清的做法,要先行试点,进行全面评估。看准了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措施,要积极推动集成、扩面与推广,但不能急于求成。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确保现实问题得到解决。目前,“三农”工作在一些地方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过去的经验教训表明,粮食生产一旦放松就会滑坡,农业农村工作一旦松懈形势就会逆转,并且长时间都缓不过劲来。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面临着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多、农村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任重道远、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须现代化等一系列带有长期性、复杂性的问题,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担当责任,切实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将乡村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幸福美丽新家园,让发展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三是坚持量力而行,确保成效实实在在。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公共财政要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更大力度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超越发展阶段,不能吊高胃口,更不能为了追求短期政绩,乱开“空头支票”。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要脚踏实地多“雪中送炭”,谨防浮躁之气,千万不能搞成运动战、突击战。
    四是注重顶层设计,确保任务实施科学有序。“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只有做好顶层设计,谋定而后动,才能有序推进。各地和相关部门要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做好自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好工程、计划和行动,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要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约束性、指导性,发挥好规划的引领功能。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特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不搞统一模式。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充分考虑一般村庄、城郊村庄、特色村庄、搬迁撤并村庄等内在差异,因村制宜确定发展方向,不搞一刀切。

小军师遴选大讲堂二维码.jpg (31.53 KB, 下载次数: 327)

小军师遴选大讲堂二维码.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微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公考加油论坛 ( 鲁ICP备2022011153号-1  

GMT+8, 2024-12-24 01:14 , Processed in 0.377161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