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云卷云舒 于 2015-12-29 08:55 编辑
习总书记为何强调“三农”问题仍是“重中之重” 郭俊奎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指出,“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实做好脱贫开发工作,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习近平总书记为何强调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当前,尽管“三农”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仍然还很多,比如,农业资源消耗大、生态环境压力加剧、农民种粮效益较低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和资源要素制约对农业影响日益增强。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大、农业转方式调结构难度大、农民就业增收形势严峻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4。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是国家安定和改革发展的基础与依靠。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
只有强化“重中之重”地位,才能确保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几年,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国主要粮食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继续提价和加大补贴遭遇“天花板”,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压力增大。同时,粮食生产面临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紧箍咒”,促进农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压力加大。特别是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我国粮食需求总量将继续增加,需求结构将不断升级,因此,当前仍要强化粮食安全的战略意识,强化“三农”重中之重地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只有强化“重中之重”地位,才能补齐“全面小康”短板。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要确保7000多万人口脱贫,任务非常艰巨。这是全面小康的短板。要补齐这一短板,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一起进入小康社会,就必须破解“三农”难题,扎实做好脱贫开发工作。习总书记在全国扶贫工作会议上曾指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因此,我们必须强化“三农”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咬定目标、苦干实干,这样才能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只有强化“重中之重”地位,才能激发“三农”发展活力。习总书记指出,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习总书记的讲话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过去,我们的农业发展更多是依靠要素投入和透支资源环境。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关键要靠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实现新老动力的平稳转换,才能激发“三农”发展的内在活力。因此,我们必须强化“三农”在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亿万农民创业创新活力。比如,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和科技服务云平台,着力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构建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水平等等。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让农业农村真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