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青年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但也要看到,还有少数大学生,尽管他们也生长在祖国屋檐之下,站在这片热土之上,却对国家是什么,国家属于谁,应该为国家做点什么,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为什么有些人生活富裕了感激党和国家,而有些人遇事便“呲必国家”?为什么有些人走出国门更加怀念在国内从没有意识到的幸福日子,而有些人跑到国外却更加肆意地哀怨国家?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国家观。国家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地认识国家的现实与未来,能否凝聚共识,齐心向前。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与国家分享发展的喜悦,胸怀坚定自信的国家观
青年大学生的国家观可以表述为“中国观”,也可以理解为“观中国”。当代青年大学生如何“观中国”?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以我观物,物皆著我色彩”,其言精辟指出了“观”的因人而异性。若能抛弃主观主义和情绪漩涡,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以实事求是为前提,沿着纵向和横向比较两个维度,深刻辩证地审视我们这个国家,就能更加清晰客观理性地认识她。
站在纵向的历史坐标上,我们应该胸怀一份自豪和骄傲。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中国在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领先地位,不论是秦汉雄风,隋唐气象,还是康乾盛世,都在世界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虽历经朝代更迭,中华文明一直连绵不绝,中华儿女以其勤劳和智慧为世界留下丰厚的文明宝藏,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即使到了近代,西方诸国恃强凌弱,坚强的中国人并没有消沉。“人人奋青春之元气,发新中华青春中应发之曙光”,“我们决不能让伟大的可爱的中国,灭亡于帝国主义的肮脏的手里!”……这一声声救亡图存的肺腑之音成为震撼时代的最强音。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的优秀青年一直站在时代的最前列。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青年有不同的表现,但其一以贯之的是对民族命运的思考、对时代脉搏的呼应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生生不息的中国犹如涅槃的凤凰,在烈焰中获得重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探索出自己的发展模式,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建立了新中国,让中国人民摆脱水深火热之苦难;又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时间,使中国人民过上了初步富裕安康的日子。
不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如果能够辩证地审视我们这个国家,就能够更加客观理性地认识这个国家,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现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当代青年大学生成长在中国快速发展上升的时期,他们对祖国的发展,是有切身感受的,应该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的时代感到自信。而这种自信就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不仅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使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而且最终会给予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好日子”和“好活法”。
与国家分担发展中的困难,胸怀使命自觉的国家观 当前,一些人对国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有怨言,对解决这些问题缺乏信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我国面临的形势不够理解。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各种社会矛盾多发和凸显是有其必然性的。经过30多年的改革,容易改的问题都已经改了,留下来的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而这些硬骨头又不是来自某一方面,而是来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必然涉及一些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涉及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因此,改革涉及的面必然会越来越广,不仅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还需要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国防和军队体制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我国的改革是中国历史也是人类发展史上涉及面最广、程度最深、难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革命。当前,这种复杂矛盾和发展面临的挑战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不容回避。
也许,少数青年大学生对西方分化、打压中国的图谋目前还没有形成深刻认识。从国际上看,在中国成长发展过程中,来自西方世界的不仅仅是掌声和喝彩,还有批评和攻击。由于西方国家客观上掌控着国际话语权,几十年下来,中国发展的真实情况被严重扭曲,社会主义中国的形象也被恶意贬损。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不仅充满着各种疑虑,甚至充满着敌意。它们利用各种敏感时间和话题,肆意炒作社会热点,制造矛盾纷争,并通过各种手段把这些问题投射到青年大学生身上,不仅使他们的思想更加复杂多变,而且动摇他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使他们对国家发展面临的形势过于悲观,甚至对国家命运前途产生了怀疑。
国家好不好,能否让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人们的生活幸福与否,这些都不是其他国家所能施舍,更不是其他国家画饼式宣传就可以轻而易举获得的。它只与自己国家人民的努力特别是青年人的努力有关。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的党和人民团结一心,我们的国家就一定能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青年大学生要自觉胸怀使命,与国家分担困难。国家发展是过程性和实践性的,但是发展的愿望是理想性和迫切性的。因为过程性,所以发展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实践性,在扎扎实实地奋斗中就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坚信困难挫折是暂时的,也是国家发展完善的“磨炼石”,它们只会让我们党和政府更加坚定与成熟,在以后发展道路上处理各种困难更加游刃有余。因此,青年大学生要与党和国家分担困难,共度难关。
与国家共立一份愿景,胸怀奋斗自强的国家观 自从人类社会有了国家之后,人们必然生活在国家制度之下。尽管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必将消亡,但在现代社会中,主权国家无疑对每一个人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祖国贫弱,个人也被外国人看不起;祖国强大,个人就会受到外国人的尊重和友好相待。这表明,个人尊严和荣誉是与祖国的尊严和荣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正因为个人与国家的这种密切关系,中华儿女常常心甘情愿地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历史回拨到革命年代,无数进步青年为了实现国家复兴的理想而付出,乃至牺牲生命,成就了伟大的人生。许多革命前辈年轻时都是青年才俊,他们走上革命救国的道路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因为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个人的幸福与国家的兴衰是联系在一起的。当代青年大学生也丝毫不逊于那些革命先辈,每当国家危难之际,他们总是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多难兴邦”,因为困难可以震撼人们的心灵,唤醒人们内心的责任与使命。
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坚定自信,使命自觉,奋斗自强,必能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化为现实! 来源:《红旗文稿》2015/06 作者:吕其庆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