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的同一时间,一份调查用超过57万受访者实实在在的切身体验,讲述老百姓对过去一年中央政府各项政策的“获得感”。(3月13日 中新网) 群众的获得感来自哪里?一是物质层面,实施的国家政策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让人心生满足感。二是精神层面,决策者能站在公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公众也会因此提升满意度。两会上,脱贫攻坚、教育改革、政治生态、人才工作等成为高频词汇,既符合公众的期待,也越来越表明群众的“获得感”在不断提升。 常怀“拳拳心”,提升“获得感”。《晏子春秋》语:德莫高于爱民。意思是最高的道德,莫过于爱民。两会上,代表们行囊里满载的不是日用品,而是一份份来自基层调研的数据、问卷、思索,翔实的内容,密密的笔迹,用心准备的提案透露的是对群众的真情实意。只有常怀为民之心,凡事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才会不辞辛劳用汗水听取每一个意见建议,采集每一个数据。来自最基层的数据,才会真实可信,才是群众的真实心声。当群众的诉求能通过畅通的渠道获得表达,才会油然而生一种获得感。 常做“真心事”,提升“获得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再美的蓝图需要用笔细细勾勒,再好的计划需要落地有声。如果仅仅停留在纸上,总不过是废纸一张。如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不过是夸夸其谈。“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正如脱贫攻坚需要用心“绣”,先勾好轮廓,再有条不紊的穿针引线,最后做好收尾打结工作,每一步都看似简单,却容不得半点疏忽,否则很可能前功尽弃。同理,反腐、教育、就业、医疗等等都是关系民生的大事,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抓好、抓细、抓常、抓长,积累点滴之功,才会让群众提升获得感。 常听“家常话”,提升“获得感”。“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间不乏真知灼见。党员干部应俯下身子,和群众打成一片,多接“地气”,多沾“泥味”,多与群众叨叨“家常话”,才更能洞察社情,知晓民意。当发现问题时,要善于找准弊疾的病灶和症结,寻求应对之策。当发现良策时,更要虚心接纳,将其转化为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呼声的新政良策。真正做到听民生,聚民智,解民忧,群众也会因决策者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而提升满意度。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多做重民情、顺民意、暖民心的实事,才会提升群众“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