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云卷云舒 于 2016-3-3 11:20 编辑
反腐与经济发展绝非“此消彼长”
赵霞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斗争,惩治了一批党内腐败分子,端正了党风政风,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但有人认为,反腐败压缩了公款消费,减少了市场需求;削弱了干部的工作动力,降低了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这种观点显然不客观。事实上,反腐败恰恰是经济发展的“利好”。(人民网,3月1日)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出重拳、亮利剑,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但是,有人认为,当前反腐败斗争“过力”,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把反腐败斗争与经济发展根本对立起来。 虽然,近几年餐饮、住宿等行业的“不景气”,与国家的“反腐”行动有一定的关联,但是把“反腐”视为经济萎缩的根本原因,简直是无稽之谈。毕竟古今中外,没有哪一个严重腐败的政权能够很好的推动经济发展。无数事实已经证明,政府越是贪污腐败,公平竞争的环境就会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的活力就很难释放,人民群众的利益也会受到严重损害。 当期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是因为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慢慢转为“中高速”,因此某些行业所谓的不景气与“反腐”没有必然的联系。反观昔日这些行业的“异常繁荣”现象,也正说明了当前我国消费结构畸形:公款消费严重遏制了个人消费增长,而后者才是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点。事实上,“反腐”不仅不是经济发展的对立面,还是当前经济发展重要的助推器。 “反腐”优化了发展环境。腐败盛行,必然会出现权钱交易、官商勾结,从而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阻碍经济运行。开展“反腐”行动,就是为了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堵死“暗箱操作”的“洞口”,斩断行政审批权力滥用和权力失控的“源头”,打造阳光政府,开创一种公开、透明、平等、诚信、法制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 “反腐”释放了真正内需。一些人提出“反腐拖累经济”的观点,认为“反腐”导致政府的公款消费锐减,从而造成内需不足。表面上看来,这似乎有些道理,但是经不起推敲和论证。毕竟,在正常的经济秩序中,市场消费不应该单一的由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来支撑,长期以往定会造成市场消费的畸形。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各级政府坚持社会政策托底的原则,切实促进了居民消费能力稳定提升,有效拓展了大众消费市场。目前,我国社会消费已成为支持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反腐”调动了工作热情。“反腐”能凝集力量、鼓舞斗志,极大的激发人们工作的热情。在党政机关内部,通过“反腐”和改进工作作风活动,实现“有为者有为,无为者失位”,营造了一种“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新氛围。不仅如此,“反腐”能有效的清除社会毒瘤,捍卫党和政府的肌体和生命,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
|